东莞某地铁下穿工程中,需在运营地铁下方顶进DN2000排水管,要求“零沉降、零破损”。传统平口管顶进时易挤压地铁结构,最终选用F型钢承口管,成功完成顶进——它如何成为“隐形功臣”?
F型钢承口管的“顶进保护机制”
· 钢环缓冲:管体端部钢环(厚度10mm)直接承受顶镐推力,避免混凝土管体因局部受压破裂;
· 导向纠偏:承口内径略小于管体外径(预留6mm间隙),顶进时可自动调整方向(偏转角≤1°),减少对周边土体的扰动;
· 同步注浆:顶进时注入触变泥浆(配比:膨润土15%、CMC0.5%),填充管体与土体间隙(注浆压力0.15MPa),降低地面沉降(最大沉降仅15mm)。
C30混凝土的“抗挤压性”
C3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30MPa,可承受顶镐瞬时冲击力(单次冲击≥50吨),管体无裂缝(2023年检测显示,管体完整性****)。
案例验证:东莞地铁R2线下穿工程
项目需顶进800米DN2000 F型钢承口管,穿越运营地铁区间。顶进过程中地面最大沉降15mm(控制标准≤20mm),管体无破损,地铁运营未受影响,被业主评为“优质顶管工程”。
F型钢承口管的“钢环缓冲+导向纠偏+同步注浆”,让它在珠三角地铁下穿等“高敏感”工程中成为“隐形功臣”,是复杂地下空间的安全之选。